当前位置:Gxlcms > 数据库问题 > MySQL数据库优化

MySQL数据库优化

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4人阅读

思路:

建议:根据OSI7层模型,从下往上进行优化。

一:物理层面

1、cpu 2-16个  2*4双四核,L1L2越大越好

2、内存 越大越好

3、磁盘 SAS或者固态   300G*12磁盘越多IO越高

     raid 0>10>5>1

4、网卡 千兆

5、slave的配置最好大于等于master

二:系统层面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2net.ipv4.tcp_tw_reuse = 1net.ipv4.tcp_tw_recycle = 1net.ipv4.tcp_syncookies = 1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600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4000    65000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16384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36000net.ipv4.route.gc_timeout = 100net.ipv4.tcp_syn_retries = 1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1net.core.somaxconn = 16384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16384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16384

vm.swappiness=0  尽量不使用swap

vm.dirty_backgroud_ratio  5-10  

vm.dirty_ratio    上面的值的两倍   将操作系统的脏数据刷到磁盘

三:mysql的安装

      MySQL数据库的线上环境安装,我建议采取编译安装的方式,这样性能会有较大的提升。服务器系统则建议CentOS6.7 X86_64,源码包的编译参数会默认以Debug模式生成二进制代码,而Debug模式给MySQL带来的性能损失是比较大的,所以当我们编译准备安装的产品代码时,一定不要忘记使用--without-debug参数禁止Debug模式。如果把--with-mysqld-ldflags和--with-client-ld-flags两个编译参数设置为--all-static的话,可以告诉编译器以静态的方式编译,编译结果将得到最高的性能。使用静态编译和使用动态编译的代码相比,性能差距可能会达到5%至10%之多。在后面我会跟大家分享我们线上MySQL数据库的编译参数,大家可以参考下,然后根据自己的线上环境自行修改内容。

  1. [client]
  2. port   = 3306
  3. # 客户端端口号为3306
  4.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5.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6. # 客户端字符集,(控制character_set_client、character_set_connection、character_set_results)
  7. [mysql]
  8. no-auto-rehash  
  9. # 仅仅允许使用键值的updates和deletes
  10. [mysqld]  
  11. # 组包括了mysqld服务启动的参数,它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有MySQL的目录和文件,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内存管理、优化、查询缓存区,还有MySQL日志设置等。
  12. user    = mysql
  13. # mysql_safe脚本使用MySQL运行用户(编译时--user=mysql指定),推荐使用mysql用户。
  14. port    = 3306
  15. # MySQL服务运行时的端口号。建议更改默认端口,默认容易遭受攻击。
  16.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17. # socket文件是在Linux/Unix环境下特有的,用户在Linux/Unix环境下客户端连接可以不通过TCP/IP网络而直接使用unix socket连接MySQL。
  18. basedir = /application/mysql  
  19. # mysql程序所存放路径,常用于存放mysql启动、配置文件、日志等
  20. datadir = /data/3306/data  
  21. # MySQL数据存放文件(极其重要)
  22.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  
  23. # 数据库和数据库表的默认字符集。(推荐utf8,以免导致乱码)
  24. log-error=/data/3306/mysql.err
  25. # mysql错误日志存放路径及名称(启动出现错误一定要看错误日志,百分之百都能通过错误日志排插解决。)
  26. pid-file=/data/3306/mysql.pid  
  27. # MySQL_pid文件记录的是当前mysqld进程的pid,pid亦即ProcessID。
  28. skip-locking
  29. # 避免MySQL的外部锁定,减少出错几率,增强稳定性。
  30. skip-name-resolv
  31.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开启该选项,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了,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32. skip-networking  
  33. # 开启该选项可以彻底关闭MySQL的TCP/IP连接方式,如果Web服务器是以远程连接的方式访问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则不要开启该选项,否则无法正常连接!
  34. open_files_limit    = 1024
  35. # MySQLd能打开文件的最大个数,如果出现too mant open files之类的就需要调整该值了。
  36. back_log = 384  
  37. # back_log参数是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响应新请求之前,短时间内的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如果系统在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则需要增加该参数的值,该参数值指定到来的TCP/IP连接的监听队列的大小。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的大小上有自己的限制。如果试图将back_log设置得高于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其默认值为50.对于Linux系统而言,推荐设置为小于512的整数。
  38. max_connections = 800
  39. # 指定MySQL允许的最大连接进程数。如果在访问博客时经常出现 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提示,则需要增大该参数值。
  40.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41. # 设置每个主机的连接请求异常中断的最大次数,当超过该次数,MySQL服务器将禁止host的连接请求,直到MySQL服务器重启或通过flush hosts命令清空此host的相关信息。
  42. wait_timeout = 120  
  43. # 指定一个请求的最大连接时间,对于4GB左右内存的服务器来说,可以将其设置为5~10。
  44. table_cache = 614K  
  45. # table_cache指示表高速缓冲区的大小。当MySQL访问一个表时,如果在MySQL缓冲区还有空间,那么这个表就被打开并放入表缓冲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快速地访问表中的内容。一般来说,可以查看数据库运行峰值时间的状态值Open_tables和Open_tables,用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table_cache的值,即如果Open_tables接近table_cache的时候,并且Opened_tables这个值在逐步增加,那就要考虑增加这个值的大小了。
  46. external-locking = FALSE  
  47. # MySQL选项可以避免外部锁定。True为开启。
  48. max_allowed_packet =16M  
  49. # 服务器一次能处理最大的查询包的值,也是服务器程序能够处理的最大查询
  50. sort_buffer_size = 1M  
  51. # 设置查询排序时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系统默认大小为2MB。
  52. # 注意: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是每个连接独占的,如果有100个连接,那么实际分配的总排序缓冲区大小为100 x6=600MB。所以,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来说,推荐将其设置为6MB~8MB
  53. join_buffer_size = 8M
  54. #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个连接独享。
  55. thread_cache_size = 64
  56. # 设置Thread Cache池中可以缓存的连接线程最大数量,可设置为0~16384,默认为0.这个值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线程,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1GB内存我们配置为8,2GB内存我们配置为16,3GB我们配置为32,4GB或4GB以上我们给此值为64或更大的值。
  57. thread_concurrency = 8  
  58. # 该参数取值为服务器逻辑CPU数量x 2,在本例中,服务器有两个物理CPU,而每个物理CPU又支持H.T超线程,所以实际取值为4 x 2 = 8。这也是双四核主流服务器的配置。
  59. query_cache_size = 64M
  60. # 指定MySQL查询缓冲区的大小。可以通过在MySQL控制台观察,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如果Qcache_hit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得非常频繁。另外如果改值较小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对于Qcache_free_blocks,如果该值非常大,则表明缓冲区中碎片很多。
  61. query_cache_limit = 2M  
  62. # 只有小于此设置值的结果才会被缓存
  63.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2k  
  64. # 设置查询缓存分配内存的最小单位,要适当第设置此参数,可以做到为减少内存快的申请和分配次数,但是设置过大可能导致内存碎片数值上升。默认值为4K,建议设置为1K~16K。
  65. default_table_type = InnoDB  
  66. # 默认表的类型为InnoDB
  67. thread_stack = 256K  
  68. # 设置MySQL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默认值足够大,可满足普通操作。可设置范围为128KB至4GB,默认为192KB
  69. #transaction_isolation = Level
  70. # 数据库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 READ COMMITTED(读取提交内容) REPEATABLE
  71. READ(可重读)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72. tmp_table_size = 64M  
  73. # 设置内存临时表最大值。如果超过该值,则会将临时表写入磁盘,其范围1KB到4GB。
  74. max_heap_table_size = 64M  
  75. # 独立的内存表所允许的最大容量。
  76. table_cache = 614
  77. # 给经常访问的表分配的内存,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调大这个值,一般情况下可以降低磁盘IO,但相应的会占用更多的内存,这里设置为614。
  78. table_open_cache = 512  
  79. # 设置表高速缓存的数目。每个连接进来,都会至少打开一个表缓存。因此, table_cache 的大小应与 max_connections 的设置有关。例如,对于 200 个并行运行的连接,应该让表的缓存至少有 200 × N ,这里 N 是应用可以执行的查询的一个联接中表的最大数量。此外,还需要为临时表和文件保留一些额外的文件描述符。
  80. long_query_time = 1  
  81. # 慢查询的执行用时上限,默认设置是10s,推荐(1s~2s)
  82. log_long_format  
  83. # 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也会被记录。(推荐,根据业务来调整)
  84. log-slow-queries = /data/3306/slow.log  
  85. # 慢查询日志文件路径(如果开启慢查询,建议打开此日志)
  86. log-bin = /data/3306/mysql-bin  
  87. # logbin数据库的操作日志,例如update、delete、create等都会存储到binlog日志,通过logbin可以实现增量恢复
  88. relay-log = /data/3306/relay-bin
  89. # relay-log日志记录的是从服务器I/O线程将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读取过来记录到从服务器本地文件,然后SQL线程会读取relay-log日志的内容并应用到从服务器
  90. relay-log-info-file = /data/3306/relay-log.info  
  91. # 从服务器用于记录中继日志相关信息的文件,默认名为数据目录中的relay-log.info。
  92. binlog_cache_size = 4M  
  93. # 在一个事务中binlog为了记录sql状态所持有的cache大小,如果你经常使用大的,多声明的事务,可以增加此值来获取更大的性能,所有从事务来的状态都被缓冲在binlog缓冲中,然后再提交后一次性写入到binlog中,如果事务比此值大,会使用磁盘上的临时文件来替代,此缓冲在每个链接的事务第一次更新状态时被创建。
  94. max_binlog_cache_size = 8M  
  95. # 最大的二进制Cache日志缓冲尺寸。
  96. max_binlog_size = 1G  
  97. # 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1GB)一个二进制文件信息超过了这个最大长度之前,MySQL服务器会自动提供一个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接续上。
  98. expire_logs_days = 7  
  99. # 超过7天的binlog,mysql程序自动删除(如果数据重要,建议不要开启该选项)
  100. key_buffer_size = 256M  
  101. #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的索引处理性能。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来说,该参数可设置为256MB或384MB。
  102. # 注意:如果该参数值设置得过大反而会使服务器的整体效率降低!
  103. read_buffer_size = 4M  
  104. # 读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个连接独享。
  105.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106. # 设置进行随机读的时候所使用的缓冲区。此参数和read_buffer_size所设置的Buffer相反,一个是顺序读的时候使用,一个是随机读的时候使用。但是两者都是针对与线程的设置,每个线程都可以产生两种Buffer中的任何一个。默认值256KB,最大值4GB。
  107.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8M  
  108. # 如果经常性的需要使用批量插入的特殊语句来插入数据,可以适当调整参数至16MB~32MB,建议8MB。
  109.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8M
  110. # 设置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或 Alter table的过程中排序索引所分配的缓冲区大小,可设置范围4Bytes至4GB,默认为8MB
  111.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112. # 实现MySQL不区分大小。(发开需求-建议开启)
  113. 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  
  114. # 从库可以跳过的错误数字值(mysql错误以数字代码反馈,全的mysql错误代码大全,以后会发布至博客)。
  115. replicate-ignore-db=mysql  
  116. # 在做主从的情况下,设置不需要同步的库。
  117. server-id = 1  
  118. # 表示本机的序列号为1,如果做主从,或者多实例,serverid一定不能相同。
  119.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28M
  120. # 当需要对于执行REPAIR, OPTIMIZE, ALTER 语句重建索引时,MySQL会分配这个缓存,以及LOAD DATA INFILE会加载到一个新表,它会根据最大的配置认真的分配的每个线程。
  121.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122. # 当重新建索引(REPAIR,ALTER,TABLE,或者LOAD,DATA,TNFILE)时,MySQL被允许使用临时文件的最大值。
  123.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124. # 如果一个表拥有超过一个索引, MyISAM 可以通过并行排序使用超过一个线程去修复他们.
  125. myisam_recover
  126. # 自动检查和修复没有适当关闭的 MyISAM 表.
  127.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4M  
  128. # 用来设置InnoDB存储的数据目录信息和其他内部数据结构的内存池大小。应用程序里的表越多,你需要在这里面分配越多的内存。对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应用,这个参数的大小也是相对稳定的,也没有必要预留非常大的值。如果InnoDB用广了这个池内的内存,InnoDB开始从操作系统分配内存,并且往MySQL错误日志写警告信息。默认为1MB,当发现错误日志中已经有相关的警告信息时,就应该适当的增加该参数的大小。
  129.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64M  
  130. #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设置越大,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强烈建议不要武断地将InnoDB的Buffer Pool值配置为物理内存的50%~80%,应根据具体环境而定。
  131.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28M:autoextend  
  132. # 设置配置一个可扩展大小的尺寸为128MB的单独文件,名为ibdata1.没有给出文件的位置,所以默认的是在MySQL的数据目录内。
  133.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134. # InnoDB中的文件I/O线程。通常设置为4,如果是windows可以设置更大的值以提高磁盘I/O
  135.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136. # 你的服务器有几个CPU就设置为几,建议用默认设置,一般设为8。
  137.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138. # 设置为0就等于innodb_log_buffer_size队列满后在统一存储,默认为1,也是最安全的设置。
  139.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2M  
  140. # 默认为1MB,通常设置为8~16MB就足够了。
  141. innodb_log_file_size = 32M  
  142. # 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数据库的时间。
  143.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144. #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145.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146. #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
  147.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148. # InnoDB事务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InnoDB用locak tables 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149. innodb_file_per_table = 0  
  150. #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0关闭,1开启。
  151. # 独立表空间优点:
  152. # 1、每个表都有自己独立的表空间。
  153. # 2 、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己的表空间中。
  154.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155.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己回收。)
  156. [mysqldump]

  157. quick

  158. max_allowed_packet = 2M  

  159. # 设定在网络传输中一次消息传输量的最大值。系统默认值为1MB,最大值是1GB,必须设置为1024的倍数。单位为字节。

建议:

强烈建议不要武断地将InnoDB的Buffer  Pool值配置为物理内存的50%~80%,应根据具体环境而定。

如果key_reads太大,则应该把my.cnf中的key_buffer_size变大,保持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至少在1/100以上,越小越好。

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很大,就要增加query_cache_size的值。

不过很多时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他参数的变更我们可以等MySQL上线稳定一段时间后在根据status值进行调整。

范例

一份电子商务网站MySQL数据库调整后所运行的配置文件/etc/my.cnf(服务器为DELL R710、16GB内存、RAID10),大家可以根据实际的MySQL数据库硬件情况进行调整配置文件如下:

  1. [client]
  2. port   = 3306
  3.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4.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
  5. [mysqld]
  6. user    = mysql
  7. port    = 3306
  8.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
  9.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10. basedir = /application/mysql
  11. datadir = /data/3306/data
  12. log-error=/data/3306/mysql_err.log
  13. pid-file=/data/3306/mysql.pid
  14. log_slave_updates = 1
  15. log-bin = /data/3306/mysql-bin
  16. binlog_format = mixed
  17. binlog_cache_size = 4M
  18. max_binlog_cache_size = 8M
  19. max_binlog_size = 1G
  20. expire_logs_days = 90
  21. binlog-ignore - db = mysql
  22. binlog-ignore - db = information_schema
  23. key_buffer_size = 384M
  24. sort_buffer_size = 2M
  25. read_buffer_size = 2M
  26.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27. join_buffer_size = 2M
  28. thread_cache_size = 8
  29. query_cache_size = 32M
  30. query_cache_limit = 2M
  31.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2k
  32. thread_concurrency = 32
  33. table_cache = 614
  34. table_open_cache = 512
  35. open_files_limit    = 10240
  36. back_log = 600
  37. max_connections = 5000
  38.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39. external-locking = FALSE
  40. max_allowed_packet =16M
  41. thread_stack = 192K
  42.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43. tmp_table_size = 256M
  44. max_heap_table_size = 512M
  45.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64M
  46.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
  47.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48.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49. myisam_recover
  50. long_query_time = 2
  51. slow_query_log
  52. slow_query_log_file = /data/3306/slow.log
  53. skip-name-resolv
  54. skip-locking
  55. skip-networking
  56. server-id = 1
  57.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M
  58.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512M
  59.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256M:autoextend
  60.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61.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62.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63.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64.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65.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66.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67.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68. innodb_file_per_table = 0
  69. [mysqldump]
  70. quick
  71. max_allowed_packet = 64M
  72. [mysql]
  73. no auto - rehash

四:存储引擎的选择

        关于存储引擎的选择请看博客:http://www.cnblogs.com/caoxiaojian/p/5644248.html

五:线上优化调整

MySQL数据库上线后,可以等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服务器的status状态进行适当优化,我们可以用如下命令列出MySQL服务器运行的各种状态值。通过命令:show global status;  也可以通过 show status like ‘查询%‘;

1、慢查询

有时我们为了定位系统中效率比较低下的Query语法,需要打开慢查询日志,也就是Slow Query log。打开慢查询日志的相关命令如下:

  1. mysql>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2. +---------------------+-----------------------------------------+
  3. |
  4. Variable_name | Value |
  5. +---------------------+-----------------------------------------+
  6. |
  7. log_slow_queries | ON |
  8. |
  9. slow_launch_time | 2 |
  10. +---------------------+-----------------------------------------+
  11. mysql>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low%‘;
  12. +---------------------+-------+
  13. |
  14. Variable_name | Value |
  15. +---------------------+-------+
  16. |
  17. Slow_launch_threads | 0 |
  18. |
  19. Slow_queries | 2128 |
  20. +---------------------+-------+
打开慢查询日志可能会对系统性能有一点点影响,如果你的MySQL是主从结构,可以考虑打开其中一台从服务器的慢查询日志,这样既可以监控慢查询,对系统性能影响也会很小。另外,可以用MySQL自带的命令mysqldumpslow进行查询。比如:下面的命令可以查出访问次数最多的20个SQL语句:
mysqldumpslow -s c -t 20 host-slow.log

2、连接数

我们如果经常遇见MySQL:ERROR1040:Too many connections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访问量确实很高,MySQL服务器扛不住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增加从服务器分散读压力,从架构层面。另外一种情况是MySQL配置文件中max_connections的值过小。来看一个例子。

  1.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2. +-----------------+-------+
  3. |
  4. Variable_name | Value |
  5. +-----------------+-------+
  6. |
  7. max_connections | 800 |
  8. +-----------------+-------+
  9. #### 这台服务器最大连接数是256,然后查询一下该服务器响应的最大连接数;
  10.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
  11. +----------------------+-------+
  12. |
  13. Variable_name | Value |
  14. +----------------------+-------+
  15. |
  16. Max_used_connections | 245 |
  17. +----------------------+-------+
  18. #### MySQL服务器过去的最大连接数是245,没有达到服务器连接数的上线800,不会出现1040错误。
  19. #### Max_used_connections /max_connections * 100% = 85%
  20. #### 最大连接数占上限连接数的85%左右,如果发现比例在10%以下,则说明MySQL服务器连接数的上限设置得过高了。

3.key_buffer_size

key_buffer_size是设置MyISAM表索引缓存空间的大小,此参数对MyISAM表性能影响最大。下面是一台MyISAM为主要存储引擎服务器的配置:

  1. mysql> show varia

人气教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