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10人阅读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ara1 varchar2, para2 out varchar2, para3 in out varchar2 )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zhangsf‘; 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ara3:‘||para3);
end;
上面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存储过程。一个存储过程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创建语句: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如果没有or replace语句,则仅仅是新建一个存储过程。如果系统存在该存储过程,则会报错。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如果系统中没有此存储过程就新建一个,如果系统中有此存储过程则把原来删除掉,重新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名定义:包括存储过程名和参数列表。参数名和参数类型。参数名不能重复, 参数传递方式:IN, OUT, IN OUT
IN 表示输入参数,按值传递方式。
OUT 表示输出参数,可以理解为按引用传递方式。可以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出结果,供外部调用者使用。
IN OUT 即可作输入参数,也可作输出参数。
参数的数据类型只需要指明类型名即可,不需要指定宽度。
参数的宽度由外部调用者决定。
过程可以有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
变量声明块:紧跟着的as (is )关键字,可以理解为pl/sql的declare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
变量声明块用于声明该存储过程需要用到的变量,它的作用域为该存储过程。另外这里声明的变量必须指定宽度。遵循PL/SQL的变量声明规范。
过程语句块:从begin 关键字开始为过程的语句块。存储过程的具体逻辑在这里来实现。
异常处理块:关键字为exception ,为处理语句产生的异常。该部分为可选
结束块:由end关键字结果。
1.2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方式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有三种方式:IN,OUT,IN OUT .
IN 按值传递,并且它不允许在存储过程中被重新赋值。如果存储过程的参数没有指定存参数传递类型,默认为IN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ara1 varchar2, para2 out varchar2, para3 in out varchar2 )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para1 := ‘aaa‘; para2 := ‘bbb‘; v_name :=‘zhangsf‘; 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ara3:‘||para3); null; end;
OUT 参数:作为输出参数,需要注意,当一个参数被指定为OUT类型时,就算在调用存储过程之前对该参数进行了赋值,在存储过程中该参数的值仍然是null.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无法在存储过程的定义中指定存储参数的宽度,也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在存储过程中控制传入变量的宽度。这个宽度是完全由外部传入时决定的。
我们再来看看OUT类型的参数的宽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2( para1 varchar2, para2 out varchar2, para3 in out varchar2 )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para2 :=‘aaaaaaaaaaaaaaaaaaaa‘; end; --调用proc2 var p1 varchar2(1); var p2 varchar2(1); var p3 varchar2(1); exec :p2 := ‘a‘; exec proc1(:p1,:p2,:p3);
在该过程中,p_para2被赋予了20个字符a.
而在外部的调用过程中,p2这个参数仅仅被定义为varchar2(1).
而把p2作为参数调用这个过程,却并没有报错。而且它的真实值就是20个a
执行这个过程,仍然正确执行。
可见,对于IN参数,其宽度是由外部决定。
对于OUT 和IN OUT 参数,其宽度是由存储过程内部决定。
因此,在写存储过程时,对参数的宽度进行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参数的数据类型使用%type。这样双方就达成了一致。
1.3 参数的默认值
存储过程的参数可以设置默认值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 p1 varchar2, p2 varchar2 default ‘mark‘ )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2); end;
mark
可以通过default 关键字为存储过程的参数指定默认值。在对存储过程调用时,就可以省略默认值。
需要注意的是:默认值仅仅支持IN传输类型的参数。OUT 和 IN OUT不能指定默认值
对于有默认值的参数不是排在最后的情况。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2( p1 varchar2 default ‘remark‘, p2 varchar2 )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1); end;
第一个参数有默认值,第二个参数没有。如果我们想使用第一个参数的默认值时
exec procdefault2(‘aa‘);
这样是会报错的。
那怎么变呢?可以指定参数的值。
SQL> exec procdefault2(p2 =>‘aa‘);
remark
这样就OK了,指定aa传给参数p2
2. 存储过程内部块
2.1 内部块
我们知道了存储过程的结构,语句块由begin开始,以end结束。这些块是可以嵌套。在语句块中可以嵌套任何以下的块。
Declare .. beign ... exception ... end;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nerBlock( p1 varchar2 ) as o1 varchar2(10) := ‘out1‘;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o1); declare inner1 varchar2(20); begin inner1 := ‘inner1‘;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1); declare inner2 varchar2(20); begin inner2 := ‘inner2‘;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2); end;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null; end; end;
需要注意变量的作用域。
3.存储过程的常用技巧
3.1 哪种集合?
我们在使用存储过程的时候经常需要处理记录集,也就是多条数据记录。分为单列多行和多列多行,这些类型都可以称为集合类型。我们在这里进行比较这些集合类型,以便于在编程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索引表,也称为pl/sql表,不能存储于数据库中,元素的个数没有限制,下标可以为负值。
3.2 选用何种游标?
显示游标分为:普通游标,参数化游标和游标变量三种。
下面以一个过程来进行说明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cursor( p varchar2 ) as v_rownum number(10) := 1;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 = 1; cursor c_postype1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 = v_rownum; cursor c_postype2(p_rownum number)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 = p_rownum; type t_postype is ref cursor; c_postype3 t_postype;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 open c_postype1; fetch c_postype1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1; open c_postype2(1); fetch c_postype2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2; open c_postype3 for select post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1; fetch c_postype3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3 end;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1
这一句是定义了一个最普通的游标,把整个查询已经写死,调用时不可以作任何改变。
cursor c_postype1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 v_rownum;
这一句并没有写死,查询参数由变量v_rownum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v_rownum必须在这个游标定义之前声明。
cursor c_postype2(p_rownum number)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 p_rownum;
这一条语句与第二条作用相似,都是可以为游标实现动态的查询。但是它进一步的缩小了参数的作用域范围。但是可读性降低了不少。
type t_postype is ref cursor ;
c_postype3 t_postype;
先定义了一个引用游标类型,然后再声明了一个游标变量。
open c_postype3 for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1;
然后再用open for 来打开一个查询。需要注意的是它可以多次使用,用来打开不同的查询。
从动态性来说,游标变量是最好用的,但是阅读性也是最差的。
注意,游标的定义只能用使关键字IS,它与AS不通用。
3.3 游标循环最佳策略
我们在进行PL/SQL编程时,经常需要循环读取结果集的数据。进行逐行处理,这个过程就需要对游标进行循环。对游标进行循环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在此一一分析。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cycle( p varchar2 ) as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description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 < 6; v_postype varchar2(20); v_description varchar2(50); begin open c_postype; if c_postype%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true‘); elseif c_postype%found = false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false‘); else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null‘); end if; loop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exit when c_postype%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v_description); end loop;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loop end---‘);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while c_postype%fou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v_description);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end loop;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while end---‘); for v_pos in c_postype loop v_postype := v_pos.pos_type; v_description := v_pos.description;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v_description);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for end---‘); end;
使用游标之前需要开打游标,open cursor,循环完后再关闭游标close cursor.
这是使用游标应该慎记于心的法则。
上面的过程演示了游标循环的三种方法。
在讨论循环方法之前,我们先看看%found和%notfound这些游标的属性。
open c_postype; if c_postype%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true‘); elseif c_postype%found = false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false‘); else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null‘); end if;
在打开一个游标之后,马上检查它的%found或%notfound属性,它得到的结果即不是true也不是false.而是null.必须执行一条fetch语句后,这些属性才有值。
第一种使用loop 循环
loop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exit when c_postype%notfound; ... end loop;
这里需要注意,exit when语句一定要紧跟在fetch之后。必避免多余的数据处理。
处理逻辑需要跟在exit when之后。这一点需要多加小心。
循环结束后要记得关闭游标
第二种使用while循环。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while c_postype%found loop ...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end loo;
我们知道了一个游标打开后,必须执行一次fetch语句,游标的属性才会起作用。所以使用while 循环时,就需要在循环之前进行一次fetch动作。
而且数据处理动作必须放在循环体内的fetch方法之前。循环体内的fetch方法要放在最后。否则就会多处理一次。这一点也要非常的小心。
总之,使用while来循环处理游标是最复杂的方法。
第三种 for循环
for v_pos in c_postype loop v_postype := v_pos.pos_type; v_description := v_pos.description; ... end loop;
可见for循环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
首先,它会自动open和close游标。解决了你忘记打开或关闭游标的烦恼。
其它,自动定义了一个记录类型及声明该类型的变量,并自动fetch数据到这个变量中。
我们需要注意v_pos 这个变量无需要在循环外进行声明,无需要为其指定数据类型。
它应该是一个记录类型,具体的结构是由游标决定的。
这个变量的作用域仅仅是在循环体内。
把v_pos看作一个记录变量就可以了,如果要获得某一个值就像调用记录一样就可以了。
如v_pos.pos_type
由此可见,for循环是用来循环游标的最好方法。高效,简洁,安全。
但遗憾的是,常常见到的却是第一种方法。所以从今之后得改变这个习惯了。
3.4 select into不可乎视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pl/sql中要想从数据表中向变量赋值,需要使用select into 子句。
但是它会带动来一些问题,如果查询没有记录时,会抛出no_data_found异常。
如果有多条记录时,会抛出too_many_rows异常。
这个是比较糟糕的。一旦抛出了异常,就会让过程中断。特别是no_data_found这种异常,没有严重到要让程序中断的地步,可以完全交给由程序进行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1=0;--绝壁为空,报no_data_found的错误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处理这个有三个办法
1. 直接加上异常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1=0;--绝壁为空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解决办法1:增加异常处理模块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未找到数据"); end;
这样做换汤不换药,程序仍然被中断。可能这样不是我们所想要的。
2. select into做为一个独立的块,在这个块中进行异常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1=0;--绝壁为空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其实吧,我觉得和上面那种差不多,原理一样的呀,no zuo nod ie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v_postype := ‘‘; end;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了。不会因为这个异常而引起程序中断。
3.使用游标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exception(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1=0; beign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个人觉得这样先进行非空判断会更好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exception(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1=0; beign if c_postype%found then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if; end;
这样就完全的避免了no_data_found异常。完全交由程序员来进行控制了。
第二种情况是too_many_rows 异常的问题。
Too_many_rows 这个问题比起no_data_found要复杂一些。
给一个变量赋值时,但是查询结果有多个记录。
处理这种问题也有两种情况:
1. 多条数据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从结果集中随便取一个值就行。这种情况应该很极端了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程序的严谨性存在问题。
2. 多条数据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在这种情况肯定是程序的逻辑出了问题,也说是说原来根本就不会想到它会产生多条记录。
对于第一种情况,就必须采用游标来处理,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就必须使用内部块来处理,重新抛出异常。
多条数据可以接受,随便取一条,这个跟no_data_found的处理方式一样,使用游标。
我这里仅说第二种情况,不可接受多条数据,但是不要忘了处理no_data_found哦。这就不能使用游标了,必须使用内部块。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er procexception2( p varchar2 )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1 where rownum < 5;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v_postype := null; when too_many_rows then raise_application_error(-20000,‘对v_postype赋值是,找到多条数据‘); end;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加上对no_data_found的处理,对出现多条记录的情况则继续抛出异常,让上一层来处理。
总之对于select into的语句需要注意这两种情况了。需要妥当处理啊。
3.5 在存储过程中返回结果集
我们使用存储过程都是返回值都是单一的,有时我们需要从过程中返回一个集合。即多条数据。这有几种解决方案。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写临时表,但是这种做法不灵活。而且维护麻烦。我们可以使用嵌套表来实现.没有一个集合类型能够与java的jdbc类型匹配。这就是对象与关系数据库的阻抗吧。数据库的对象并不能够完全转换为编程语言的对象,还必须使用关系数据库的处理方式
oracle的存储过程的作用
标签:简洁 避免 comm too toolbar 解决 nod tput 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