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40人阅读
1.为什么要索引:
sql 读写:10:1 读操作会出现性能问题; 优化查询是 重中之重;
索引: 为优化查询得提供得一种数据结构;键; primary key unique key都是索引 # foreign key 不是;
primary key : 主键;
unique key : 唯一 索引;
index key: 普通索引
索引: 相当于书得目录; 缩小范围,减少查询次数 ,从而提升查询效率;
io次数越少,查询效率越高; 索引就是尽可能多的减少io次数;
http://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7274563.html
索引: 读快 写会慢得 每新增一条数据 索引都会变化 不要盲目加索引,加多了 写会变慢得
2.Innodb存储引擎 索引分为:聚集索引,辅助索引;
主键: Innodb 为什么必须要有主键, Innodb 会自动建索引,先在表里找主键;若没有 不为空且唯一 默认设为主键 若没有,mysql会有隐藏得字段设为主键
以后可以基于主键 优化查询;
聚集索引: 叶子节点 存放得是 一整行得完整记录;
以后查询时,用id作为查询依据,可以加速查询; where id = 1; 用 where name=‘‘; 其他字段就不能提高查询效率;
辅助索引:就是对其他字段专门做索引。
和聚集索引区别;
聚集索引:叶子存放一整行记录
辅助索引:放字段 eg:name 值,主键得引用(id)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alice‘ 先拿name 辅助索引,在拿id到聚集索引里面找 所有数据
加速查询:
where 限定查询:
select * from user . 遍历整张表 不能优化;
select xxx from user where .... # 找到特定得某样
找多页内容,目录 微乎其微; 范围查询,索引用处比较小 id=... name=... 效率才高 条件明确
存储过程:
循环,300万次;不同得记录; 索引在数据量比较大得时候,效果比较好
测试索引;http://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7274563.html#_label6
select * from user; # 慢 效率低 一条一条遍历;
select count(id) from user where id = 1000;
create index idx_id on user(id); # 建索引,慢 因为已经有数据了,把整个数据 都翻一遍 在做数据结构 索引; 插入数据也是比较慢得,因为要重新生成索引;
select count(id) from user where id = 1000; 在查 就很快了
索引加速得好处了
如何正确使用索引;
联合索引;
覆盖索引;
一般的应用系统,读写比例在10:1左右,而且插入操作和一般的更新操作很少出现性能问题,
在生产环境中,我们遇到最多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还是一些复杂的查询操作,因此对查询语句的优化显然是重中之重。
说起加速查询,就不得不提到索引了。
索引在MySQL中也叫做“键”,是存储引擎用于快速找到记录的一种数据结构。索引对于良好的性能
非常关键,尤其是当表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时,索引对于性能的影响愈发重要。
索引优化应该是对查询性能优化最有效的手段了。索引能够轻易将查询性能提高好几个数量级。
索引相当于字典的音序表,如果要查某个字,如果不使用音序表,则需要从几百页中逐页去查。
索引是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若索引太多,应用程序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索引太少,对查询性能又会产生影响,
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一些开发人员总是在事后才想起添加索引----我一直认为,这源于一种错误的开发模式。
如果知道数据的使用,从一开始就应该在需要处添加索引。开发人员往往对数据库的使用停留在应用的层面,比如编写SQL语句、存储过程之类,
他们甚至可能不知道索引的存在,或认为事后让相关DBA加上即可。DBA往往不够了解业务的数据流,而添加索引需要通过监控大量的SQL语句
进而从中找到问题,这个步骤所需的时间肯定是远大于初始添加索引所需的时间,并且可能会遗漏一部分的索引。当然索引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某台MySQL服务器iostat显示磁盘使用率一直处于100%,经过分析后发现是由于开发人员添加了太多的索引,
在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索引之后,磁盘使用率马上下降为20%。可见索引的添加也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
索引的目的在于提高查询效率,与我们查阅图书所用的目录是一个道理:先定位到章,然后定位到该章下的一个小节,然后找到页数。
相似的例子还有:查字典,查火车车次,飞机航班等
本质都是:通过不断地缩小想要获取数据的范围来筛选出最终想要的结果,同时把随机的事件变成顺序的事件,
也就是说,有了这种索引机制,我们可以总是用同一种查找方式来锁定数据。
数据库也是一样,但显然要复杂的多,因为不仅面临着等值查询,还有范围查询(>、<、between、in)、模糊查询(like)、并集查询(or)等等。数据库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方式来应对所有的问题呢?我们回想字典的例子,能不能把数据分成段,然后分段查询呢?最简单的如果1000条数据,1到100分成第一段,101到200分成第二段,201到300分成第三段......这样查第250条数据,只要找第三段就可以了,一下子去除了90%的无效数据。但如果是1千万的记录呢,分成几段比较好?稍有算法基础的同学会想到搜索树,其平均复杂度是lgN,具有不错的查询性能。但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复杂度模型是基于每次相同的操作成本来考虑的。而数据库实现比较复杂,一方面数据是保存在磁盘上的,另外一方面为了提高性能,每次又可以把部分数据读入内存来计算,因为我们知道访问磁盘的成本大概是访问内存的十万倍左右,所以简单的搜索树难以满足复杂的应用场景。
15 MySQL--索引
标签:name 范围查询 ali 出现 左右 服务器 加速 mysql服务器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