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xlcms > 数据库问题 > 数据库连接池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连接池原理及应用

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11人阅读

1、运作原理 在实际应用开发中,特别是在WEB应用系统中,如果JSP、Servlet或EJB使用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一次数据访问请求都必须经历建立数据库连接、打开数据库、存取数据和关闭数据库连接等步骤,而连接并打开数据库是一件既消耗资源又费时的工作,如果频繁发生这种数据库操作,系统的性能必然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在许多应用程序服务器(例如:Weblogic,WebSphere,JBoss)中,基本都提供了这项技术,无需自己编程,但是,深入了解这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的思想非常简单,将数据库连接作为对象存储在一个Vector对象中,一旦数据库连接建立后,不同的数据库访问请求就可以共享这些连接,这样,通过复用这些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连接,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极大地节省系统资源和时间。 数据库连接池的主要操作如下: (1)建立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启动)。 (2)按照事先指定的参数创建初始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即:空闲连接数)。 (3)对于一个数据库访问请求,直接从连接池中得到一个连接。如果数据库连接池对象中没有空闲的连接,且连接数没有达到最大(即:最大活跃连接数),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 (4)存取数据库。 (5)关闭数据库,释放所有数据库连接(此时的关闭数据库连接,并非真正关闭,而是将其放入空闲队列中。如实际空闲连接数大于初始空闲连接数则释放连接)。 (6)释放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停止、维护期间,释放数据库连接池对象,并释放所有连接) 2、连接池模型 连接池包括一个连接池类(DBConnectionPool)和一个连接池管理类(DBConnetionPoolManager)。连接池类是对某一数据库所有连接的“缓冲池”,主要实现以下功能:①从连接池获取或创建可用连接;②使用完毕之后,把连接返还给连接池;③在系统关闭前,断开所有连接并释放连接占用的系统资源;④还能够处理无效连接(原来登记为可用的连接,由于某种原因不再可用,如超时,通讯问题),并能够限制连接池中的连接总数不低于某个预定值和不超过某个预定值。 连接池管理类是连接池类的外覆类(wrapper),符合单例模式,即系统中只能有一个连接池管理类的实例。其主要用于对多个连接池对象的管理,具有以下功能:①装载并注册特定数据库的JDBC驱动程序;②根据属性文件给定的信息,创建连接池对象;③为方便管理多个连接池对象,为每一个连接池对象取一个名字,实现连接池名字与其实例之间的映射;④跟踪客户使用连接情况,以便需要时关闭连接释放资源。连接池管理类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多个连接池的使用和管理,如系统需要连接不同的数据库,或连接相同的数据库但由于安全性问题,需要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名称和密码。 3、连接池使用 上面所实现的连接池在程序开发时如何应用到系统中呢?下面以Servlet为例说明连接池的使用。 Servlet的生命周期是:在开始建立servlet时,调用其初始化(init)方法。之后每个用户请求都导致一个调用前面建立的实例的service方法的线程。最后,当服务器决定卸载一个servlet时,它首先调用该servlet的 destroy方法。 根据servlet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初始化函数中生成连接池管理类的唯一实例(其中包括创建一个或多个连接池)。如: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connMgr = DBConnectionManager.getInstance(); } 然后就可以在service方法中通过连接池名称使用连接池,执行数据库操作。最后在destroy方法中释放占用的系统资源,如: public void destroy() { connMgr.release(); super.destroy(); } 4、结束语 在学习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数据库连接的管理是个难点,需要大家下很大的功夫去理解去实践,具体实例的数据库连接,需要大家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

数据库连接池原理及应用

标签:tps   throw   根据   限制   常用   属性   net   vector   函数   

人气教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