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42人阅读
公司数据中心计划将海量数据做一次迁移,同时增加某时间字段(原来是datatime类型,现在增加一个date类型),单表数据量达到6亿多条记录,数据是基于时间(月)做的partition由于比较忙,一直没有总结,所以很细节的地方都记不清楚了,此处只是简单总结下当时的情形,备忘
乱打乱撞
最初接到任务,没有明确的入手点,直接就是select * from db limit 10000,动态修改翻页数量,通过控制台看耗时情况,慢
是否可以基于partition读数据呢
既然数据库是按partition做分区,是否可以按partition读数据呢,如果可以改用怎样的语法读呢?时间上只要按月读数据,mysql会自动的基于partition读,具体可以用命令:explain partition即可看到具有基于哪个partition
读大数据会十分耗时,对于数据进行到什么状态,我们可能十分想了解,可以用命令:show status查看,我印象中主要是sending data,writting to net之类的。
innodb引擎的性能较myIsam引擎到底如何?
导库实验中导出并导入一个月的数据(8G的文本量,2500w条记录),在myisam引擎下需要不到4h(测试环境为pc机),但是在innodb引擎下,却需要32小时,改善索引之类的,也需要28h,性能有8倍之差。
在网上找到了高人关于innodb与myisam区别,说需要修改innodb_buffer_pool_size、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可保证没有太大差别,尝试了没有明显改善,在本机倒是可以,为什么呢???这个折腾了我好长时间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是否为Innodb比MyISAM慢1000倍而头大?看来也许你忘了修改这个参数了。默认值是 1,这意味着每次提交的更新事务(或者每个事务之外的语句)都会刷新到磁盘中,而这相当耗费资源,尤其是没有电池备用缓存时。很多应用程序,尤其是从 MyISAM转变过来的那些,把它的值设置为 2 就可以了,也就是不把日志刷新到磁盘上,而只刷新到操作系统的缓存上。日志仍然会每秒刷新到磁盘中去,因此通常不会丢失每秒1-2次更新的消耗。如果设置 为 0 就快很多了,不过也相对不安全了 — MySQL服务器崩溃时就会丢失一些事务。设置为 2 只会丢失刷新到操作系统缓存的那部分事务。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在默认的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设置下跟蜗牛似的。由于Innodb把数据和索引都缓存起来,无需留给操作系统太多的内存,因此如果只需要用Innodb的话则可以设置它高达 70-80% 的可用内存。
最后千辛万苦的、跋山涉水的,找到了另外两个参数
innodb_log_file_size
在高写入负载尤其是大数据集的情况下很重要。这个值越大则性能相对越高,但是要注意到可能会增加恢复时间。我经常设置为 64-512MB,跟据服务器大小而异。
innodb_log_buffer_size
默认的设置在中等强度写入负载以及较短事务的情况下,服务器性能还可以。如果存在更新操作峰值或者负载较大,就应该考虑加大它的值了。如果它的值设置太高了,可能会浪费内存 — 它每秒都会刷新一次,因此无需设置超过1秒所需的内存空间。通常 8-16MB 就足够了。越小的系统它的值越小。
最终搞定,myisam与innodb的导数据的性能基本一致,2500的数据约需要3.5h,单库读数据需要2h,这个只是一个示意值仅供参考(pc上的测试),正式服务的上的测试结果更加明显
性能调优语句参考
并行读取是否会更快?
如果基于partition导数据,还是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我最终是通过编写shell脚步,多进程并行基于partition导数据,即启动多个mysql -uroot -p db < exp201201.sql 、mysql -uroot -p db < exp201202.sql,每个sql下按天做读写(事件环境下是按月做partitio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