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1 10:21:17 帮助过:4人阅读
[导读]调查显示:83.2%的被调查居民对家庭幸福感标准化评分超过6分,41.9%的家庭超
过7分,全国平均水平为6.90分,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感觉幸福。
转动家庭幸福的“魔方”
手握家庭幸福的“魔方”,你将如何转动?又会转向
class="a-tips-Article-QQ" href="http://t.qq.com/hefangchina#pref=qqcom.keyword" rel="hefangchina" reltitle="何方"
target="_blank">何方?
岁末年初,一个充溢着幸福味道的时刻。2012年家庭幸福感热
点问题调查,就在此时落下帷幕。
此次调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瞭望周刊社、中国社科
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在历时7个月的调查中,调查组通过科学抽样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北京、浙江、安徽、甘肃、河南、
四川、辽宁等7个省(直辖市)的21个县级单位作为全国概率抽样样本点,采用“敲门入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
其间,700多名调查员行程2万余公里,走访了123个村和社区,采集总样本量6000份。其中获得18周岁及以上成年人有效问
卷5604份,占总样本量的93.40%。与此同时,非有奖网络调查在多家门户网站同步展开。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实地调查结果对全国具有代表性。
科学的抽样方法、严谨的调查手段和充满诚意的报告
撰写,得出了一系列真实可信的调查数据——
调查显示:83.2%的被调查居民对家庭幸福
感标准化评分超过6分,41.9%的家庭超过7分,全国平均水平为6.90分,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感觉幸福。
影响中国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家人健康(79.25%)、夫妻和谐(56.48%)、有自己的住房(52.56%)、子女
成才(49.42%)和心态好(41.63),这些因素在城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健康、和睦、小康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追求。
比如,城镇居民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为82.4%,这一比例在农
村为83.8%,稍高于城镇。
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明显,主要为“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
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邻里关系良好”。
农民工、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群
体家庭幸福感普遍偏低,应给予更多关注。
当人们站在“家庭幸福”的十字路口,就如同手握魔方。
到底哪些才是决定家庭幸福的关键性因素?各色“模块”该如何翻转才能达成“六面同色”的和谐境界?该怎样统筹兼顾、细心经营才能
破解家庭幸福的微妙密码?
2012年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家庭、创造幸福
的机会。至少在这一刻,可以静下心来,看一看、想一想,家庭幸福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心态至上:40后进入幸福感收获期
人生漫漫,难免波折。是初入社会的年轻
人家庭更幸福,还是经历坎坷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呢?此次调查显示:40后家庭幸福感最高,为7.06分,50后为7.02分,80后为6.83分,
90后的家庭幸福感最低,为6.68分,呈现出家庭幸福感随年龄递增的特点。这意味着,40后、50后正处于家庭幸福感的收获期。
40后、50后群体组成家庭的
时间更长,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了与婚姻相伴随的生育及子女抚养过程,从中获得了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较高的家庭幸福感也同40
后处于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相关。相对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们成长年代的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的濡染,让他们
的心态更加豁达,能够运用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处境,对情感的控制能力更强,不会像中青年群体那样抱有过多的期望和追求。中
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杜鹏说,在回答“认为对家庭幸福感有影响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老年人只有一项的比例超过其他年龄人
群,那就是心态好(分别为52%和39%)。
如今,40后、50后群体大多已经离退休,他们不再像身处职场
的人们一样面临着升职、加薪的压力。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投身于自己的爱好,可以更多地享受家庭生活,
因而主观满意度高,家庭幸福感体验也更为强烈。
相比之下,80后、90后群体刚刚从校园走向工作岗